5月10日消息 今日,在“5G-Advanced超級時頻折疊技術創(chuàng)新方案”發(fā)布會上,中國電信5G共建共享工作組總經理張新介紹了當前5G+產業(yè)互聯網發(fā)展遇到的瓶頸,以及如何通過“超級時頻折疊”技術破局。
5G進入核心生產環(huán)節(jié)仍存挑戰(zhàn)
從3G時代開始,移動通信正式進入消費互聯網,4G時代爆炸式增長快速點燃了消費互聯網。張新表示,消費互聯網主要圍繞人與人之間的通信,對網絡的可靠性要求相對較低,只是“盡力而為”地滿足業(yè)務需求。
進入5G時代,5G圍繞人與物,物與物互聯,產業(yè)互聯網應運而生,要求帶寬、時延、可靠性兼顧的“說到做到”的確定性網絡能力。例如在車聯網領域,帶寬要求50Mbps,時延要求5-10ms,可靠性要求6個9;在智能制造領域,帶寬需要100Mbps以上,時延低至1-10ms,可靠性要求6個9。
“這些場景中,對確定性網絡能力的要求更為苛刻,不僅遠遠超出4G網絡的現有能力,也超出了5G當前商用版本的能力?!睆埿轮赋觯@是當前5G+產業(yè)互聯網應用多數集中在行業(yè)生產輔助環(huán)節(jié),未能進入核心生產環(huán)節(jié)的主要原因。
張新坦言,產業(yè)互聯網應用普遍要求帶寬、時延、可靠性兼顧的確定性網絡能力,而無線空口想要同時兼顧這三項能力,存在著巨大技術挑戰(zhàn)。
究其原因,無線接入網環(huán)境開放,易受干擾,網絡波動大,特別是帶寬、時延、可靠性就像蹺蹺板,難以兼顧。例如 TDD頻譜連續(xù)大帶寬,但端到端時延相對較高;FDD頻譜時延相對較低,但帶寬相對較小。
為了提升空口可靠性,需采用低碼率MSC,頻域重復,時域聚合,資源預留等手段,但帶來的負面結果是頻譜效率會大幅降低,可用帶寬和容量會大幅下降。
“超級時頻折疊”破解蹺蹺板難題
因此,如何解決無線側“帶寬、時延、可靠性”的蹺蹺板問題是當前產業(yè)界面臨的巨大難題。
“為此我們設想能否將TDD半雙工頻譜大容量的優(yōu)勢和FDD的全雙工低時延的優(yōu)勢相結合?!睆埿陆榻B,受“蟲洞理論”的啟發(fā),通過時空彎曲折疊實現星際穿越。將TDD時域信息折疊到頻域,調整TDD半雙工載波上下行資源,實現TDD雙載波時域互補,這樣就在TDD上重構出FDD全雙工方式。
通過時頻折疊,可以映射出TDD大帶寬和FDD低時延的雙重效果,實現集低時延、大容量、高可靠為一身的確定性網絡能力,賦予TDD頻譜一網多能的能力?!拔覀儗⒋朔桨阜Q為‘超級時頻折疊’,經典的5G TDD頻段如2.6G/3.5G/4.9G頻段,都可以適用超級時頻折疊方案?!?/p>
那么,如何做到時頻折疊?
以傳統(tǒng)的3.5G 200M帶寬為例,采用7:3的時隙比,端到端的時延超過了10ms,上行等效帶寬為60MHz,下行等效帶寬為140MHz,可靠性為3到5個9。超級時頻折疊方案,將TDD的載波折疊,通過雙載波上下行的時域互補,模擬FDD全時隙上下行空口,再通過時域、頻域、空域,三域協同和跨層業(yè)務調度,保障系統(tǒng)容量不下降。最終達到端到端時延4ms以內,時延降低60%以上,上下行等效帶寬100MHz,可靠性提至6個9,更好的支撐了空口可靠性和增強性的特性部署。
可以說,通過超級時頻折疊,解決了低時延、高可靠、大容量“蹺蹺板問題”,提升了5G確定性網絡能力,更好賦能產業(yè)數字化。張新表示,超級時頻方案所提供的網絡能力,更好匹配核心生產環(huán)節(jié)的確定性網絡需求,可滿足約80%的生產環(huán)境,如機器運動控制,機器間協同、工業(yè)AR等場景。
最后,張新表示,中國電信愿意與伙伴們繼續(xù)攜手合作,共同進步,全力推進5G技術和方案的創(chuàng)新,培育5G創(chuàng)新產業(yè)應用的土壤,持續(xù)助力產業(yè)互聯網轉型升級。